2

这里的「五二〇运动」,是指1947年5月20日这一天爆发的学生运动。

这个问题是我在看到「五卅运动」后想到的,这个发生在1925年5月30日。这说明这个事件是以日期命名的,同时,它也被称为「五三〇事件」。在日常行文中,一般以「五卅运动」为主。

然而,精确检索「五廿运动」,结果只有零星几个,并且都指向「臺大學生自覺運動」(1960年代发生的)。这个也是以日期(5月20日)命名的。没有一条义项指向标题中的「五二〇运动」。这说明「五二〇运动」没有别称「五廿运动」。

「廿」和「卅」的构词方式、使用方式等基本一致,并且「廿」的使用频率较「卅」更高,如农历日期中,用「廿三」表示农历23日等。而因为农历所使用的阴阳历系统中,每月不超过30天,所以「卅」字在此无用武之地(当然,整十的时候,日期中的20日是被称为「二十」,30日被称为「三十」,并不是单字「廿」「卅」)。又如,对于如我一样的一(大?)部分共和国人,很多是通过比如历史课上的「五卅运动」初识「卅」字的而非相反,而「廿」字则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在日历上看到。

既然「卅」字比「廿」字更冷清,那么为什么当初命名「五卅运动」时用了「卅」字,并作为主流命名;而命名「五二〇运动」时却未采用、哪怕是提及「五廿运动」「五廿事件」这些名称呢?

我认为这可能不只是一个遣词上的问题,甚至会涉及到历史文化背景、政治运作等多方面的考量,也有可能此事并非出于理性的原因。但是我还是对此很好奇,因此希望听到各位的高见。

1 Answer 1

4

我猜是受方言影响。

五卅运动发��上海,我推测上海方言习惯使用“卅”表达 30。我是金华人,金华方言在表达 30 就时习惯使用“卅”。上海方言和金华方言同属吴语,而且确实有大量的相同和相似之处(我能听懂上海话)。

五二零运动发于南京,南京方言与普通话差不多,所以表达 20 应该不用“廿”。

Not the answer you're looking for? Browse other questions tagged or ask your own question.